“免费追款黑客不可信,实为二次诈骗陷阱”这一说法是真实存在的。根据多起案例和警方提示,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,通过伪装成黑客、维权公司、律师等身份,以“技术追回”“拦截资金”等名义实施二次诈骗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二次诈骗的常见手段
1. 冒充黑客或技术团队
诈骗分子声称能通过“黑客技术”入侵诈骗平台或拦截转账资金,要求受害者缴纳“保证金”“技术费”等。例如,网页11中的韩先生被自称“黑客联盟”的骗子以缴纳保证金为由骗走11万余元。类似的案例中,骗子常伪造转账记录或后台操作截图,营造追款成功的假象,实际目的是骗取更多资金。
2. 伪装维权公司或律师
部分骗子以“专业维权”为幌子,谎称可通过起诉卡主或协商退款等方式追回损失,但需预付服务费。诈骗账户多为购买或盗用的身份信息,起诉难度极大,所谓的“律师”往往收钱后便失联。
3. 假借网警或安全专家身份
通过伪造证件或虚假网站,冒充警察或安全专家,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以“协助办案”。实际上,警方办案需遵循属地管辖原则,不会通过线上方式要求转账。
二、二次诈骗的核心逻辑
三、风险与法律后果
1. 违法风险:与“黑客”合作可能涉及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等行为,受害者可能因参与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。
2. 信息泄露:提供个人银行账户、验证码等信息可能导致进一步财产损失。
3. 成功率极低:诈骗资金通常通过多层“子孙账户”洗白或流向境外,技术追回几乎不可能实现。
四、正确应对措施
1. 立即报警并保存证据:包括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,警方立案后可通过冻结账户减少损失。
2. 警惕线上“追款服务”:所有声称能代追资金的个人或机构均不可信,唯一合法途径是通过警方和法律程序。
3. 加强信息保护:修改密码、关闭账户自动转发功能,避免邮箱被黑客控制。
所谓“免费追款黑客”本质是诈骗分子针对受害者心理设计的二次陷阱。根据多地警方通报,此类案件已成为近年高发骗局之一。无论损失金额大小,均应通过正规法律途径维权,避免因轻信非官方渠道扩大损失。